1、标准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结构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3、食品标准的研究对象:食品加工产品门类、食品加工过程要素、标准层次
4、标准编号的含义:
lGB 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lDB44 ××××-2007
lNY 5017-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
lQ/SYTR 01-2002
5、标准的分类:
按级别分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商业(SB)、农业(NY)、商检(SN)、轻工(QB)、化工(HG))、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最高)
按性质分类:强制性标准GB、推荐性标准GB/T
按内容分类: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卫生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按作用范围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6、标准化方法原理:
1)简化原理: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在一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方法要求。
2)统一原理: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拘束特性所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目的是确定一致性,是标准化的核心和本质。
3)协调原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标准化对象内外相关因素达到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原理。
4)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
7、标准化原则:超前预防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统一有度原则、动变有序原则、互相兼容原则、系列优化原则、阶梯发展原则、滞阻即废原则
8、标准化的任务: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
9、标准化的要素:
按照性质划分:规范性要素、资料性要素
按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划分: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
根据要素必备或者可选状态划分:必备要素、可选要素
10、标准化的结构:部分、章、条、段、附录
部分:一项标准被分布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文件之一,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共同构成一个标准。部分不是独立的标准。部分名称:主体要素 第×部分:补充要素
章: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分中划分出的第一次层次。每一章都应有标题
条:最多可分成5个层次;可设标题也可不设标题;何时应设条:可能被引用;同一个层次中有两个或以上的条
段:标准中没有编号的层次;在凡是可能被引用的段避免出现“悬置段”
附录: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11、标准封面内容:①标准的编号: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组成。②标准的名称:一般构成要素是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顺序排列:引导+主体+补充 ③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表示:等同:代号IDT 等效:eqv 修改:mod 非等效:neq
12、标准的名称:名称是对标准的主题最集中、最简明的概括。分类: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
13、采标一致性程度划分: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 编辑:foo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