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抽检
国内
国际
企业
产品
酒类
零食
粮油
生鲜
贸易
产品供应
产品求购
品牌招商
展会
近期展会
往届回顾
展馆介绍
权威
食品标准
食品法规
指导意见
知识
食品常识
专业技术
食品养生
行情
企业
图库
视频
知道
饮食知识
烹饪技巧
安全抽检
国内新闻
企业新闻
食品标准
食品法规
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知识
>
专业技术
低度酒发酵饮料
发布日期:2019-07-06 09:41:33 来源:互联网
法国杰拉尔德・考艾非尔发明了一种低度酒发酵起泡饮料的生产方法。该法是利用酵母发酵砂糖,在这种糖液的酒精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并饱和在发酵液中,当发酵到一定程度时,令其停止发酵,这样发酵结束时,不但有大量的CO2保留下来,而且一部分糖也被保留下来,所以既有CO2,又有适宜的甜味,还含有少量酒精。
制作方法 该法的第一步,是把水、砂糖、酵母和发酵促进剂进行混合,另外再些果汁和香料,以赋予所制饮料以特有风味。
继之,在最适温度30~35℃条件下,发酵10~20个小时,这样就可使CO2达到完全饱和状态,但要控制酒精度,使之不要超过1%,酒精含量最好在0.5~0.9%较好,这种饮料完全符合法律上对“非酒精饮料”的规定,所以该饮料属于非酒精类饮料。
当发酵进行到CO2达到饱和,并且酒精含量达到0.5~0.9%时,将发酵温度冷却到10℃以下,并再快速冷却到5~6℃,令其停止发酵,在这种温度条件下,发酵液的酵母数为105/毫升,经过平板过滤后,酵母数便减少到10个/毫升,过滤后进行罐装。
罐装后的瓶装饮料,再经巴氏杀菌,便可杀死残留下来的酵母,这样就可保证生产的饮料不再继续发酵。
关于所用香料没有限制,下述香料都可以使用:黑醋栗、樱桃、柠檬、草莓、成熟水果、晚白莓、桔子和苹果等。
在发酵过程中,当15%的砂糖变成酒精时,令其停止发酵比较好。
实例 在制1升饮料时,取50克砂糖和0.25克酵母加到0.15升饮料水或泉水中,经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A),为使酵母活化,将此溶液于30℃的罐内保温2~3小时。
在制备溶液(A)的同时,用硫酸铵和硫胺素配成的发酵促进剂,制成溶液(B)。方法是在0.85升饮料水中,加入95克砂糖和酒石酸,然后加热到90~95℃,以除去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微生物,之后冷却到30℃加入0.2克硫酸铵和0.4毫克硫胺素,进行搅拌混合,这时可加入一部分果汁和香料。
继之,将(A)和(B)混合在一起,在30~35℃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当发酵液的CO2浓度达到3.5~4.5克/升时,将其冷却到5~6℃。平均发酵时间为15小时。
发酵后的溶液,在CO2的压力下进行过滤,过滤时要使罐内的压力和发酵液的压力相等(2公斤/厘米2)。为了避免过滤时发生乳化现象,对CO2仅施以0.5公斤/厘米2的压力就可保证过滤的正常进行。利用滤板过滤较好,这样回收的固体滤渣可以容易除掉,如滤渣中酵母含量大时还可再循环利用。所得滤液在CO2的压力下,再加入其余的果汁和香料,然后进行混合搅拌。
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全部香料加到过滤后的滤液内,这样操作既简便又准确。这样,就可以采用同一的果汁制成各种不同香料的饮料,这对确定最终产物的性质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此外,还可避免溶液(B)所加果汁浓度的降低。
加入香味物质后的产物,静置39分钟后,按常法进行罐装入瓶。
为了杀灭残留在饮料中的酵母,产品要按常法进行杀菌处理,即在65℃下热处理20分钟。
下一篇:
新型软饮料
上一篇:
膨化食品的种类和原理
推荐图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装
RIO锐澳鸡尾酒套装洋酒女士网红预调酒3度微
湾仔码头
三全
推荐茶资讯
江西万载: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引入长寿文化 锻造百年品牌 天源长寿村在广
乐清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把脉问诊”专题服
“520劲粉节暨我和劲酒的故事 浙江启动仪式
四川一食品厂发生气体中毒事故,企业曾3次受
四川省广元市全面开展冷链食品安全风险大排
产品商标仅仅一字之差 四川一食品企业遭遇
新加坡食品局再次召回法国进口奶酪产品
脉动饮料助你改“斜”归正 探索更精彩的世
鱼东家牵手大热IP电影《千与千寻》,开启无刺
点击排行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保加利亚去壳葵花籽熏蒸处理药剂和方法发布
福建泉州丰泽区检察院联合食药部门突击检查
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布5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样
勾兑白酒标称“陈酿”“纯粮” 商品被下架
7人明知保健品有害仍销售 扬州广陵检方提起
河南新乡获嘉县非洲猪瘟疫区10月31日零时解
注意!这22批次食品上市场监管总局抽检不合格
百吨疑似走私“垃圾肉”惊现南京 相关负责
毕玉安:保证婴幼儿辅食食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1725506781@qq.com)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