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在北京延庆举行。本届世园会会期162天,是继昆明世园会、上海世博会和首届进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博览会。本届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让世界各地的绿色发展经验得到交流,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强烈愿望得以舒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相互激荡,同时也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成就。
今年北京世园会云集了世界诸多国家风格各异的园艺建筑以及本土的红酒、茶叶、面包等特色食品。在中国馆,除了各地园艺,还有对我国传统农作物的历史介绍,别出心裁地设置百蔬园、百果园、百草园。除了园艺竞技,食品与农业也成为整个世园会多个展馆的共同元素。
点评:世园会为农业带来发展热度
本届世园会,五花八门的美食、魅力无限的传统与现代农业成为一大看点。不少国家纷纷借助世园会这一有利平台,展示本国的特色农业。而当科技、高端、专业、创意、潮酷这些词汇在世园会上不断与传统农业“擦出火花”时,我们可以相信,农业在北京世园会不仅遇见了未来,也让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变得更宽。
本届世园会真正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普及,推动了生态环境修复,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期待盛会能留下更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动能,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2《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施行
4月1日,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点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和以往校园食品安全有关规定相比,这次出台规定的最大亮点当属“校长陪餐制”和“禁设小卖部”。
实施“校长陪餐制”,让校长用“以身试餐、风险共担”的方式,倒逼学校重视食堂饭菜的质量,对于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校长陪餐制”的目的不在于“陪”,而是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否则便流于形式,不仅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也会在学生及家长们眼里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其安全性也就可想而知。
小卖部曾给很多80、90后带来美好回忆,但是里面所售的零食的确鱼龙混杂。鉴于孩子在这方面缺乏鉴别常识,校园禁设小卖部无疑为孩子们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当然,要把好孩子的“健康关”,禁设小卖部还远远不够,开展多样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3 食品小作坊将100%登记纳入监管
4月18—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召开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交流小作坊监管经验做法,探讨小作坊综合治理方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会议指出,要建章立制、摸清底数,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对小作坊100%登记,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日常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黑窝点”。同时,引导具备条件的小作坊进入小企业,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食品小作坊治理要因地制宜
食品小作坊的安全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令人“头疼”的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食品小作坊虽然门槛较低,但售卖的产品却具有特色鲜明、价格低廉、受众面广等特点,其对促进就业、消费增收同样功不可没。
因此,治理小作坊并不是一禁了之,而是要规范化、合法化监管。食品小作坊的综合治理要因地制宜,衔接“整治”“规范”“提升”具体行动,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
4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发布 食品农业类65人
4月30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食品和农业领域的候选人共有65人,均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食品科学、食品营养科学与技术、粮油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果树学、蔬菜学、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茶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昆虫学、杂草学与鼠害学、植物营养学等专业。
点评:人才是食品科技创新的根基
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只有拥有杰出的创新人才,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近年来,从传统食品领域到微生物领域,从食品技术方向到食品安全方向,我国食品产业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莫不源于科技工作者的孜孜不倦、奋力拼搏。
事实证明,广大的食品科技工作者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为食品产业的腾飞增加了创新智慧,并积极引导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全面启动
4月24日,《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暨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起草组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产品质量法》修订全面启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田世宏指出,修订以筑牢产品安全底线、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为目标,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方向,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根本,以创新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完善责任体系为重点,使《产品质量法》成为维护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推动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撑、创新质量管理的有效规制,推动实现我国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点评:推进《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是发展所需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一头连着消费环节的“衣食住行”,一头连着生产环节的产业布局、结构升级,既是企业的命脉,也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人们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完善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在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式的产品质量民事法律关系的出现、产品质量行政监督的新困境等,客观上要求对《产品质量法》与时俱进进行修订,以期更好地发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6 2018 年酒业大数据出炉
4月24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18年酒业全年各项数据。2018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546家,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122.74亿元,同比增长10.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76.45亿元,同比增长23.92%。
其中,白酒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啤酒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472.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1.85亿元,同比增长5.61%;葡萄酒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88.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0.63亿元,同比下降9.46%;黄酒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67.4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24亿元,同比下降7.20%;酒精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12.8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76亿元,同比下降50.85%;其他酒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15.6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5.46亿元,同比增长14.51%。
点评:酒业产销稳定增长 白酒功不可没
2018年,我国酒业继续保持产销稳定增长,白酒产业在其中功不可没。作为酒业中的老大哥,白酒产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多家企业在2018年跨越百亿元销售门槛,更有企业向千亿元销售规模发起了冲击。
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为酒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可靠的动力,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但同时,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非理性消费和高速增长已经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在满足消费高质化、多元化需求和释放消费潜力方面,需要提升行业整体意识和水平,这个过程也是缓解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新形势下,只有对产业、产品、渠道、模式进行变革,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取得企业的长足发展。
7 汇源果汁与天地壹号将成立合资公司
4月27日,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全资附属公司北京汇源和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和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成立合营企业,以拓展果汁饮料市场。
公告显示,在合资公司中,汇源占股40%,以资产出资的方式注入24亿元,其中包括品牌“汇源”的注册商标;天地壹号及广州和智以现金出资方式注入36亿元,持有合营企业60%的权益。该合营公司成立后,将以30亿元的代价向汇源购买开展果汁饮料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股权和渠道。同时,汇源向合资企业提供果浆、浓缩果汁及代加工生产服务。
点评:汇源能否获得一线生机
一个是港股上市的昔日果汁巨头,一个是新三板挂牌的饮料企业,汇源牵手天地壹号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卖身”。其实,早在10年前,汇源就曾被可口可乐以近180亿港元天价发起收购,但最终未果。
如今,汇源已经连续两年(2017和2018年度)未发布业绩报告,停牌一年,负债高垒。因此,此次交易若能达成,无疑会让身负巨额债务的汇源得到喘息之机。而对于天地壹号来说,汇源在业内拥有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优势,将从源头上确保合资公司的产品质量,同时借助其北方市场优势助力其北拓进程。
8 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圆满收官
4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卫健委等13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有关情况。“百日行动”于2019年1月8日正式开始,13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针对6个重点行业及领域、4类重点场所及区域和10类重点违法行为,开展为期100天的执法专项行动。截至4月18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74.1万人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全国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结案9505件、罚没款6.6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46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点评:还“保健”市场一方净土
提及“保健”市场,很多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消费欺诈、虚假宣传、制假售假、违法广告、非法传销……诚然,“保健”市场的确有乱象存在,但也并非要一棍子打死,开展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的目的是要还“保健”市场一方净土。毕竟保健产品特别是其中的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存在的合理性,经过近20年的发展,保健食品的质量不断提升。
当然,“百日行动”除了以雷霆之势斩除“保健”市场乱象之草外,还需要建立倡理性、重科学、有效监督、有力维权的投资者权益维护体系。这个体系既有普及保健医学常识、倡导科学理性消费的教育功能,又有畅通监督渠道、发动公众参与、鼓励依法维权的支持作用。
9 2018 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
4月22日,主题为“保障食品安全,共筑健康长城”的2018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第四届食安中国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颁发了2018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
点评:长城奖见证食安科技创新
为推动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促进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奖励在食品安全领域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中国食品报社设立和承办了“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和颁奖。
食品安全离不开科技创新,长城奖则见证了食安科技创新的进步。近年来,长城奖办公室在推进食品安全大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等方面做出探索,取得积极进展,在行业内收获了良好的反响。未来,还将力求把长城奖打造成不仅具有食品安全科技奖励、推广和扶持作用,更成为引领食品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10 星巴克瑞幸布局非咖啡品类
4月,星巴克中国、瑞幸咖啡相继推出非咖啡品类产品。星巴克中国上线了3款冰淇淋系列茶饮的“茶意冰淇淋”,瑞幸咖啡则在北京、广州两地门店正式上线茶饮系列产品“小鹿茶”。4月底,星巴克中国又推出了主打健康理念的“新品类”饮品——玩味冰调。这不是咖啡企业首次进军非咖啡品类市场,此前两家企业就已经有过产品多元化的尝试。
点评:多品类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甜品、茶饮、咖啡等品类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品类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多品类融合发展似乎已变成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而随着咖啡与茶饮之间的壁垒越来越薄弱,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茶饮或是咖啡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与多元化的对手进行博弈,丰富的产品线或将成为有利的“武器”。而产品能否有所创新、迎合消费需求,成为企业未来成败之关键。
咖啡和即饮茶是年轻消费者最青睐的两个品类,茶饮与咖啡两条腿走路,形成利润互补,能帮助企业挖掘新的增长点。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跨界推出新产品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一味地追求创新、忽略产品的口感,只会拉低消费者对以往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印象。无论何时,产品品质都是更重要的销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