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一份报告,将号称“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报告显示,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中增塑剂和塑化剂两项指标均超过标准限定值将近3倍之多。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报告
针对2012年生产的60度“国典凤香”西凤酒含有塑化剂成分的问题,西凤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周虎对媒体表示,“那批酒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目前市场上的西凤酒都经严格检测,消费者可以放心。”
对此章李律师并不赞同。他表示,2012年前国家卫生部(现卫健委)就食品中部分塑化剂最大残留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批次塑化剂超标的西凤酒中DBP检测结果为1.02mg/kg,明显超过规定的最大残余量。从法律上讲应当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产品。
业界分析造成西凤酒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是西凤酒对基酒外采的长期依赖。西凤酒在2015年至2017年外购基酒数量分别为21238.24吨、18179.56吨和19439.12吨,占比超过60%。对外购基酒依赖度高不仅限制了西凤酒的发展,也为西凤酒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6年前酒鬼酒也曾背爆出塑化剂超标达260%,此后酒鬼酒股价在10天内暴跌46.89%,业绩也遭受重创,2013年营业收入减少58.56%,净利润更减少107.40%。
律师认为西凤问题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解释通常为特定迁移,即白酒中的塑化剂来自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等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塑料制品的接触。
但事实上,现今许多酒企的设备已更换为不锈钢材料,与塑料的接触并不多。也有说法表示,添加塑化剂可能是为了使年份不够的酒也能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但这一说法目前并无科学依据支撑。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华浩分析认为,目前看西凤酒被查出有塑化剂,主要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能需要面临承担停止销售、退换货、民事赔偿及行政处罚等相关法律责任,对于已经购买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西凤酒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11月8日,西凤酒公司发布声明回应称,该批次年份酒是在2012年5月定制生产。在2013年的白酒检测中,不含DBP指标检验项目,因此完全符合彼时(GB/T19508-2007)的安全标准。但目前仍有部分该批次产品在市场流通,出于负责态度,在报请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示后,启动召回。
针对2012年生产的60度“国典凤香”西凤酒含有塑化剂成分的问题,西凤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周虎对媒体表示,“那批酒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目前市场上的西凤酒都经严格检测,消费者可以放心。”
对此章李律师表示,2012年前国家卫生部(现卫健委)就食品中部分塑化剂最大残留量进行了明确规定。白酒属于食品,所以其生产不仅应当遵守白酒类行业质量标准,也应当遵守食品类质量标准。而该批次塑化剂超标的西凤酒,其中DBP检测结果为1.02mg/kg,明显超过了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所规定的最大残余量。从法律上讲,应当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产品。
张周虎还否认这批酒存在人为添加塑化剂的行为,塑化剂超标原因为生产2012年问题批次酒的周转容器含有塑料成分,而设备已在2013年被淘汰。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凤酒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张周虎则表示公司正在作召回处理。
据报道,西凤酒提出的具体召回方案为,经销商或消费者持有召回产品,以55度西凤酒1915年产品置换,或按照出厂价进行回购。召回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召回方案中的“出厂价”为每瓶308元,而置换的产品市价为1299元/瓶。
对于西凤酒提出的召回方案,刘华浩表示,已经购买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西凤酒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要求更换或赔偿均是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
章李律师则分析称,从行政责任角度上讲,由于该批次产品生产时间为2012年,故根据2009年发布《食品安全法》(2015年有进行修订)第八十七条、把十八条等规定,在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酒公司)是主动发现问题,并且主动启动召回程序,并且主动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以及没有造成明显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一般是不会再对西凤酒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基酒依赖外购存隐患
西凤酒曾在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上,与茅台、汾酒和泸州老窖共获“四大名酒”的国家级名酒称号。但是西凤酒却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渐落后,汾酒和泸州老窖相继在1994年上市,总市值达到505亿元和928亿元。茅台也于2001年上市,并已成为A股中的中流砥柱,目前市值超过7000亿元。而西凤酒却多次在IPO之路上折戟。
业界分析造成西凤酒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是西凤酒对基酒外采的长期依赖。西凤酒在今年4月28日再次提交的招股书中也提到,西凤酒自2015年至2017年,外购基酒数量分别为21238.24吨、18179.56吨和19439.12吨。外购基酒占比分别为68.03%,67.36%和70.31%。
基酒又称基础酒,是指没有进行过任何勾兑的原始酒液,为半成品酒。一般情况下,基酒要储藏若干年,待有害物质挥发之后再用来勾兑成品酒。因此基酒的产能和质量也成各大酒厂兴衰的关键。
对外购基酒依赖度高,不仅限制了西凤酒的发展,也为西凤酒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虽然外购基酒采购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多,招股书中也表示“若公司无法有效控制个别供应商的行为,或公司不能检验出特定批次基酒的质量问题,将有可能影响公司产品质量,导致‘西凤’品牌美誉度及消费者信心受损,从而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招股书中“食品安全风险”一栏公司还提到,“如公司因人员操作疏漏、不能有效控制供应商行为、质量控制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出现产品质量或食品安全问题,将可能使公司遭受产品责任索偿、负面宣传、政府处罚或品牌形象受损,进而对公司的声誉、市场销售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018年9月16日,陕西省工信厅厅长张宗科曾在“一带一路”中国名酒价值论坛2018中国酒类供应链峰会上,表示要大力发展凤香型优质名酒产业,“十三五”末将西凤酒发展成为百亿集团,最终实现行业千亿发展的目标。
塑化剂超标一事爆发后,媒体也纷纷对西凤酒正在进行的IPO进程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提出质疑。对此中原基金执行合伙人、白酒行业专家晋育锋表示,“国典凤香(问题酒)并非西凤核心产品,影响不到公司根基,塑化剂事件不是(能左右上市的)大问题。”
至于这一事件是否会引起行业的后续反应,有业内人士表示,经过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之后,国家标准和企业生产都已完成了更加严格的升级,这次事件是个案,不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大的影响。
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超标引行业震动
太阳底下无新事。事实上在6年前,酒鬼酒也曾背爆出塑化剂超标达260%。这一事件在当年给整个白酒行业造成了致命的一击,可谓是白酒股的“至暗时刻”。
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刊登了名为《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文章,文中称记者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mg/kg,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量。
随即,酒鬼酒发布公告宣布因媒体报道了公司尚未披露的信息,于11月19日开市起暂时停牌。20日,酒鬼酒再次发布公告,为避免《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高达260%、毒性为三聚氰胺20倍》等文章为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损失,股票20日起继续停牌。
酒鬼酒公告
对于突然而至的白酒行业塑化剂风波,中国酒业协会于2012年11月19日下午紧急发布声明表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
事件爆发后,二级市场上白酒股遭遇“黑天鹅”出现集体暴跌,11月19日一天白酒股板块的市值就蒸发了329.9亿,均跌幅达5.87%。其中市值蒸发最多的贵州茅台蒸发107.45亿元,其次分别是五粮液和洋河股份,两股分别蒸发68.33亿元、61.02亿元。
其中,酒鬼酒因为临时停牌得以幸免,老白干酒跌停,沱牌舍得、金种子酒、水井坊分别大跌7.91%、7.65%、7.09%,三只白酒股盘中均一度跌停,午后在大盘强劲带动下有所回升。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跌4.61%;五粮液大跌5.82%;洋河股份跌5.25%,盘中一度跌破百元大关,最低探至96.89元。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后,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告称,截止2012年11月20日17:30,湘西自治州质监局对酒鬼酒公司进行对执法检查中,并没有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行为。同时湖南质监局也已督促企业查明产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并进行整改。
11月27日,酒鬼酒表示,曲酒(基酒)生产正常,已排查至包装环节,并将于11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工作,对可能导致塑化剂超标的设施彻底更改。
在2012年11月19日至30日间,酒鬼酒的股价暴跌25.19元,跌幅达到46.89%。2012后酒鬼酒业绩遭受重创,2013年和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减少58.56%和43.26%,净利润更是同比减少107.40%和165.72%。
相关报道:西凤酒“塑化剂风波”置换方案引质疑 工作人员:不再提供其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