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新闻 > 国内

2019国际蒸馏酒(中欧)产业论坛在京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5 11:14:04 来源:互联网

      6月15日,2019国际蒸馏酒(中欧)产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际蒸馏酒产业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和劲牌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表示,中国白酒亟须进一步融入世界蒸馏酒消费市场,让世界了解、认识和接受中华美酒,共享大国芬芳。举办本次论坛,正是为了谋求更加积极推动中国蒸馏酒产业的国际交往与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中国蒸馏酒消费市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监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等代表出席论坛,并作了相关的政策分享与解读;法国大使馆亚洲海关参赞、欧洲烈酒协会主席、法国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公共及国际事务总监等作主题分享。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汾酒、扳倒井、西凤酒等30余家中国蒸馏酒骨干企业和葡萄酒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白酒须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中国白酒与俄罗斯伏特加、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古巴朗姆酒、墨西哥龙舌兰酒并称世界6大蒸馏酒。

  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白酒871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64亿元。

  2018年,中国进口各种烈性酒8.31万千升,同比增长13.73%;进口金额14.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07%;2018年,中国出口白酒1.72万千升,同比增长3.86%,占白酒总产量1.9%;出口额6.56亿美元,同比增长39.36%,出口额仅为进口额的48.48%。

  在出口市场方面,排名前三的为亚洲、欧洲与美洲,其中亚洲占比最大,数量为1.49万千升,占比87%,金额4.3亿美元,占比66%。具体区域来看,香港与韩国量最大,均为41%。从国内出口的省份来看,广东、辽宁、贵州、山东、四川、天津占出口总量的前6位,而出口金额方面贵州4.57亿美元、四川1.67亿美元,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在进口方面,欧洲为6.8万千升,金额为12.54亿美元。

  从进出口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虽然是世界蒸馏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出口方面却比较落后,白酒的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

  近3年抽检数据显示,酒类产品合格率从2016年的95.5%上升到2018年的98%。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代表表示,今年在酒业监管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督促酒类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当前白酒行业正从数量规模向品牌质量、精品健康等方面逐步转变,酒类企业要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加强品牌传播和国际标准,发掘、弘扬白酒文化,坚持传承,不断创新,推动酒业发展。

  劲酒集团董事长吴少勋表示,欧洲在成熟的市场管理机制、完善的地理保护标识、规范行业行为和保护不同区域文化等方面均有先进的地方,值得中国酒企学习与借鉴。目前,中国白酒和国际烈酒正在呈现强大的复苏,中产阶级、年轻一代、蒸馏白酒的国际化与年轻化,已经成为各国市场的主流。而白酒走出去目前面临着“度数口感、国际化包装缺失、消费者认知心力不足”等问题,而世界烈酒从夜场到大卖场进而走入家庭消费,同样面临市场成熟度不足等问题。“形成中欧企业家的沟通与互访机制,打造中欧交流与沟通平台,建立互信、包容的关系才能共同繁荣,推动蒸馏酒的做大做强。”吴少勋强调。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中国白酒的特色鲜明,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含有丰富的微量成分,包含1000多种风味因子、130多种健康因子。未来白酒发展的趋势就是风味健康双导向,既要好喝,又要强调健康,这些需要通过功能菌调节技术,实现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控制。

  欧洲烈酒发展出现新趋势

  欧洲烈酒协会主席尤里奇·亚当介绍说,欧洲酒精消费长时间居世界首位,但从2010—2017年之间下降了12%,按照这个趋势,到2030年,欧洲将不再是酒精的最高消费地区。但也有一个例外,波兰是目前世界十大酒精饮料快速增长地区中唯一的一个欧洲国家。此外,在世界20个领军烈酒集团中,欧洲就占有8个,同时欧洲也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小微生产者,他们不但供应地区消费,更为世界提供顶级烈酒产品。

  近年来,欧洲烈酒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一是工艺提升和区域复兴。在爱尔兰掀起了威士忌复兴运动,2014年爱尔兰仅有4家蒸馏厂,2017年发展到18家,还有15家在规划中;苏格兰是1945年以来蒸馏厂数量最多的欧洲国家,数量达到138家,2013年以来新增了25家,还有38个项目在进行中;德国本地的小型蒸馏厂着力发展精酿烈酒,金酒、伏特加、利口酒快速崛起,引人瞩目。二是酒庄旅游、酒厂旅游蓬勃兴起。2018年,到爱尔兰威士忌酒厂旅游的人数增加了13%。三是低醇、无醇烈酒开始受欢迎,尤其是在夜晚较长时间的饮酒过程中,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醇、无醇饮料,大量新产品应运而生。四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波浪”兴起,在酒类生产中更加注重环保。

  尤里奇·亚当指出,欧洲是世界重要的烈酒生产地区,也是一个多样、富有活力的消费市场,优质化、分类明确和地区复兴正在成为欧洲烈酒生产增长的原动力。在市场方面,现今欧洲消费者趋向于喝少喝好,愿意花高价购买高品质、可心、流行的烈酒;欧洲的市场很开放,欧盟单一市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清晰的规则和高度法律保护。

  据法国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BNIC)公共及国际事务总监莱昂纳尔·拉拉格介绍,干邑地理标志在超过40个国家进行了地理标志注册,2009年在中国也完成了注册。莱昂纳尔·拉拉格表示,为了更加完善干邑地理标志在中国的保护,BNIC在知识产权局进行了集体商标的注册。BNIC在每年的成都糖酒会期间,还会开展针对执法人员、主办方以及消费者的培训,在当地执法部门的配合下,发现侵权案件后当场销毁侵权产品。参会者表示,这些经验都非常值得白酒行业学习。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钟其顶博士在发言中指出,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掺假是国际蒸馏酒行业长期面临的挑战,低成本制造工艺(仿冒)将冲击传统蒸馏酒行业,保护和传承传统食品产业迫在眉睫。加强酒类真实性技术标准制定和市场监管,推动酒类监管实验室的国际合作与互认,联合开展酒类真实性监管,保障公平有序竞争,全面推动白酒品质提升,增强消费者信心,是推动我国白酒和蒸馏酒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白酒国际化需要长期努力

  在蒸馏酒产业发展对话环节,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程劲松、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茅台集团总工王莉、汾酒总工杜小威、泸州老窖副总经理张宿义、劲酒技术总监刘源才、今世缘副董事长吴建峰、扳倒井总工张锋国等参与交流,并达成一致共识。

  首先,白酒走出去最基本的是安全,这是底线。酒也是一种饮料,要好喝,口感要好,尤其要适合国际消费者的口感,做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干净、层次感)。

  其次,传播产品一定要用国际化的语言,抓住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以此为突破口。

  第三,企业思维要转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定要转换角色,认清形势;要谋求标准接轨,包括品控、质量安全指标、工艺等。

  第四,价格问题,一般走出去的核心产品如茅台、五粮液、国窖等在国外都是上百甚至几百美元一瓶,但是国外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高档酒也就在几十美元,如何平衡价格与质量关系,甚至是处理好品牌力的关系,需要进行探索。

  第五,白酒消费的仪式感问题,特别是对比日本的清酒与烧酒,中餐普遍是快餐,需要长期的消费文化引导,要传播“中国酒才是中餐的标配”这种意识。

  第六,白酒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如何让外国人听得懂,要逐步构建白酒产品特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

  第七,白酒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恒心与耐心,需要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重视和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

  孙宝国建议,白酒国际化要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成为外事接待用酒之首选,可作为外事礼品。此外,白酒产品标签应该有醒目的英文标注,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

 
推荐图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装 RIO锐澳鸡尾酒套装洋酒女士网红预调酒3度微醺330ml*10罐
湾仔码头 三全
推荐茶资讯
点击排行